
陈海大使出席江苏—埃塞经贸合作交流会
2025年2月25日,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陈海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举办的江苏—埃塞经贸合作交流会。江苏省商务厅厅长司勇、埃塞外交部、投资委等部门负责人、江苏多部门、地区、企业代表与会。 陈大使致辞表示,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持续推进外...
2025年2月25日,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陈海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举办的江苏—埃塞经贸合作交流会。江苏省商务厅厅长司勇、埃塞外交部、投资委等部门负责人、江苏多部门、地区、企业代表与会。 陈大使致辞表示,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持续推进外...
2025年2月24日,驻阿尔及利亚大使董广利会见阿全国商人和手工业者协会会长布勒努阿尔,就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等交换意见。陈忠参赞参加会见。 董大使表示,中阿各领域交流活跃,经贸合作持续发展。中方愿同包括阿商人和手工业者协会在内各有关商协...
2月22日上午,第26批中国援加蓬医疗队利伯维尔分队走进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安贡杰儿童福利院(CAPEDS),开展”健康守护,爱心同行”主题活动,为福利院儿童进行抗疟宣教、义诊帮扶、物资捐赠。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
2月24日,周平大使会见加蓬新任职业教育部长托南戈耶,双方就加强两国职教领域合作深入交流。 周祝贺托履新,表示职业教育承载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中加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丰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中方愿秉持...
2025年2月24日,驻安哥拉大使张斌拜会安人民解放运动副主席齐奥萨。 齐奥萨表示,安人运与中国共产党传统友谊深厚,安哥拉与中国是国家建设发展道路上的亲密伙伴,安方珍视同中国共产党的友好情谊,愿同中共密切人员往来,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
2月24日,徐迎真大使会见圣普新任劳动、团结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多斯拉莫斯,劳动部长办公室主任费雷拉以及使馆郑希参赞在座。 徐大使祝贺多斯拉莫斯部长履新,表示中方重视圣普社会民生发展,愿同圣普方密切合作,为两国民众来带更多福祉。 多斯拉莫斯感谢...
2月24日,徐迎真大使会见圣普新任司法、议会事务和女性权利部部长克拉维德,司法部长办公室主任阿马罗以及使馆郑希参赞在座。 徐大使祝贺克拉维德部长履新,表示中方愿与圣普方加强司法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克拉维德感谢中...
2月24日,季平大使与马达加斯加公共卫生部长兰德里亚马南塔尼在马外交部签署了关于中国援马医疗队合作的换文,马外交部长拉萨塔出席并讲话。季大使表示,今年是中国向马派遣医疗队50周年。50年来,中方始终秉持“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
2023年5月2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从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旁走过。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肯尼亚国家工商会干事基塞卡·西米恩近日密切关注着肯尼亚总统鲁托访华的新闻,期待访华成果为肯中关系发展和务实合作带来更多好消息。
4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鲁托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这是好消息!”西米恩告诉记者,他非常认同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中肯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相信站在新的起点上,肯中合作将在基础设施、工业化、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持续拓展,为非中命运共同体建设树立典范。
授人以渔,助力人才培养
撰写安全报告、审核技术文件、深入车间巡视检查……莉内特·万布维·基霍罗忙碌的身影穿梭于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蒙内铁路的轨道与设备之间。27岁的基霍罗曾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回到肯尼亚后,担任铁路安全工程师。
2025年1月2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蒙内铁路车间,维保人员在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前检修配件。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基霍罗是校友代表之一。“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勉励我们‘学好专业知识,赓续传统友谊,投身两国合作’,我们一直铭记于心。”她说,“对两国关系提质升级,我感到十分高兴。‘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家间的合作愿景,更体现在民心相通、青年交流和文化互动等方方面面。”
24日发布的中肯联合声明写道,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工业、农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合作。
当下,如基霍罗一样从中非人文教育合作中受益的青年越来越多。从蒙内铁路、斯瓦克大坝到内罗毕快速路、加里萨光伏电站,中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肯尼亚民众带来更便捷的生活,还提供了学习新知、掌握技能的机会。
2025年4月7日,工作人员在位于肯尼亚纳库鲁郡的肯尼亚地热电站项目现场施工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肯尼亚工程师詹姆斯·恩敦古参与了中企对奥尔卡里亚一期地热电站的升级改造项目。这座1981年投入运营的电站是非洲第一座地热电站。管道锈蚀和技术过时一度使这座电站陷入“亚健康”状态。恩敦古说,中国企业通过优化汽轮机结构和地热井布局,重新激活了这片地热田的潜力。“这是一场‘技术革命’,中国团队不仅升级了设备,还大量雇用本地员工并开展培训,为肯尼亚培养了技术骨干。”
2025年4月7日,工作人员在位于肯尼亚纳库鲁郡的肯尼亚地热电站项目现场施工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肯尼亚中国经济贸易协会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中企在肯尼亚雇用6万余名本地员工,本地化率超过90%。这不仅促进了当地就业,也在重塑着产业技术生态。
科技惠农,推动摆脱贫困
“今年我们第一次用中国教授教的嫁接方法种西红柿,没想到长势这么好。”在肯尼亚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村民麦克米伦·加蒂里姆·吉托难掩喜悦。当地西红柿种植长期以来深受青枯病困扰,吉托希望这次新种的西红柿能获得丰收。
如今,吉托家的老仓库现已被改造成一间简易的放映室,门口挂着“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户”牌匾,许多当地农户经常来这里观看讲解农业技术的教学视频。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鲁托总统时,提出两国要加强减贫惠农领域合作。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中的“兴农惠民伙伴行动”就包括建设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建设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这样的规划正在给非洲农业发展与减贫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鲁托总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成功让几亿人脱贫,其经验对仍面临贫困严峻挑战的非洲极具借鉴意义,希望借助中国经验推动肯尼亚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
看着清澈河水缓缓流入新挖的田垄,69岁的肯尼亚农民彼得·奥尼扬戈期待着丰收。中国企业在恩佐亚河下游修建的灌渠大幅提升当地灌溉能力。这是肯尼亚目前最大的灌溉设施,4月完成主体建设后正式通水。今年1月,鲁托总统考察这一灌溉工程时表示,农民利用新基础设施来提高粮食产量,将有助于缓解肯尼亚的粮食短缺状况,也将对该国“自下而上经济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跨越山海,拉紧经贸纽带
在4月雨水的滋润下,肯尼亚西部连绵起伏的茶园焕发着勃勃生机。在肯尼亚核心茶产区,中企承建的C22公路不远处,多家茶叶加工厂正在加紧生产。
这是2025年4月5日在肯尼亚凯里乔拍摄的穿越茶田的C22公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段土路,每逢雨季便格外泥泞。货车司机约翰·穆兰比回忆:“车轮常常陷在泥里,搞不好装茶叶的箱子还会进水,眼看着茶农们的心血白白浪费。”土路后来在中企建设下升级为沥青道路,穆兰比每天能多运几趟茶叶,收入多了好几倍,“再也不用担心茶叶烂在路上了”。
2025年4月5日,农民在肯尼亚凯里乔C22公路旁的茶田采茶。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条公路附近的基普凯贝茶厂总经理西拉斯·恩吉布瓦卡莱说,自公路开通以来,茶叶运输损耗已从先前的约四分之一几乎降为零,这条以前常被雨季阻断的道路已成通途。
2025年4月4日,工人在肯尼亚凯里乔的基普凯贝茶厂内搬运茶叶。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眼下,中肯两国公路、铁路、港口等诸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让肯各地茶叶、咖啡、鲜花、牛油果等货物打破物流运输瓶颈,源源不断运往全球市场。
这是2024年8月15日在肯尼亚蒙巴萨拍摄的油码头和蒙巴萨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万里之遥的中国长沙高桥大市场内,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人流如织。这个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设立。近年来专注于中非商贸的黄梓楠告诉记者,她的公司不久前进口了一批肯尼亚牛油果,正与一家本土茶饮品牌商谈合作,计划将这些高品质的牛油果作为这家企业的固定用料。她过去的主营业务是肯尼亚鲜花,将来要把目光投向更多“非洲好物”。
“非洲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认可度越来越高。我希望自己搭建的不仅是商品流通的桥梁,更是跨越山海的文化、情谊纽带。”黄梓楠说,她计划借一颗牛油果、一支鲜花,向更多人推介非洲,讲述中国与肯尼亚、与非洲合作共赢的故事。
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正在同肯尼亚等非洲伙伴共同书写更多双向奔赴、联合自强的新时代故事。(来源:新华网)
4月25日,驻南非大使吴鹏会见南非外交部长拉莫拉。
吴大使表示,当前世界局势变乱交织,中方愿同南方加强双边各层级交往和贸易、投资、卫生等领域务实合作,积极支持南非履职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共同推动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拉莫拉外长积极评价两国关系进展,表示南方愿继续同中方拓展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多边沟通协作,更好惠及两国民众。(来源:驻南非使馆)
4月24日,驻布隆迪大使赵江平会见布外交与发展合作部长欣吉罗,就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布务实合作交换意见。
赵大使表示,202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中方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布方就全面落实论坛成果后续紧密对接,共同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发展。
欣吉罗外长表示,布方对两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取得的合作成果表示满意,充分体现了布中关系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布方愿同中方加强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携手维护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来源:驻布隆迪使馆)
近日,驻科摩罗大使郭志军会见科代外长、电信部长乌姆里,就双边各领域合作和国际形势等交换意见。科电信部秘书长阿卜杜拉图夫、使馆孟玉红参赞等参加。
郭大使表示,中科两国正在积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密切经贸往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才培训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因素。
乌姆里部长赞赏中方在通信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科大力支持并表示,中国是科摩罗的重要合作伙伴,科方愿与中方加强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来源:驻科摩罗使馆)
4月25日,驻几内亚比绍大使杨仁火出席中几比媒体对话会暨新华社比绍分社揭牌仪式。几比外交部长佩雷拉、新闻部长迪亚斯,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应强,几比主流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
杨仁火大使祝贺新华社比绍分社成立,强调此举是落实中几比元首有关加强新闻领域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中几比人文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深化中几比战略伙伴关系。杨大使并就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措施阐明中方立场,希望两国媒体客观公正报道,正确引导国际舆论。
迪亚斯部长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几比新闻事业的支持,表示新华社比绍分社的成立有利于加强两国新闻领域合作。
杨仁火大使和迪亚斯部长还共同见证了新华社比绍分社揭牌和两国媒体签署合作协议。(来源:驻几内亚比绍使馆)
4月24日,驻多哥使馆与洛美大学等机构共同举办万隆会议70周年纪念研讨会。驻多哥大使巢卫东、多高等教育部长纳查巴、洛美大学校长波达尔出席并发言。来自中国、多哥、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学者参加。
巢卫东大使表示,70年前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全球南方国家追求公平正义的历史丰碑。70年后,面对百年变局,中国愿同包括多哥在内的世界各国继承弘扬万隆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各国人民。
纳查巴部长和波达尔校长表示,万隆会议开启了亚非团结协助、共谋发展的历史新篇,多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完美诠释,多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期待双边关系不断走深走实。
(来源:驻多哥使馆)
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塞内加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李志刚抵塞履新,塞外交部礼宾司参赞拉乌尔·迪安迪、驻塞使馆主要官员赴机场迎接。
(来源:驻塞内加尔使馆)
2025年4月2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
4月2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李强表示,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肯关系水平持续提升,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有力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习近平主席将同总统先生举行会谈,就深化中肯关系与合作作出进一步规划。中方愿同肯方一道努力,不断充实中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全方位拓展两国互利合作,在各自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李强指出,中肯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中方愿同肯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深化金融、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农业科技、蓝色经济等领域合作,共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取得更多实际成果。中方愿进口肯方更多优质产品,促进两国贸易优化平衡发展。双方要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加强文化、旅游、媒体等领域合作,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理解、友谊与信任。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国和非洲作为全球南方重要力量,应更加紧密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困难挑战,携手促进发展繁荣。中国愿同肯尼亚等非洲各国一道努力,全面加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特别是“十大伙伴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带动全球南方合作深化发展,引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鲁托表示,当前肯中关系呈现紧密、强劲发展势头,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合作面临重要机遇。肯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肯方感谢中方对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私帮助,期待同中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对接发展战略,深挖合作潜力,促进贸易、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旅游、媒体等人文交流。肯方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愿同中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沟通协调,更好推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中非合作开辟美好未来。
吴政隆参加会见。(来源:新华网)
4月2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乌卫生部召开视频会议,探讨中乌眼科医疗领域合作。驻乌干达大使张利忠与会并讲话,乌卫生部常秘戴安娜、王建勋参赞及眼科中心专家团队参会。
张大使援引中山眼科中心与马尔代夫共建中马眼科中心成功案例,希双方加强对接,深化落实“十大伙伴行动”项下卫生健康伙伴行动,推动中乌眼科医疗领域合作。张大使表示,当前美国对贸易伙伴肆意强加“对等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和民生福祉。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下,中方将坚定不移同乌干达等发展中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全球南方经济社会发展。
戴安娜感谢中方愿与乌探讨此项合作,对合作前景寄予厚望,并与中方专家就具体事宜进行交流。(来源:驻乌干达使馆)
首届西非论坛4月23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办,会议主题为“加强中非智库合作,携手推进中非现代化”。来自中国和非洲的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外交使节、媒体记者等出席活动。
当地时间4月23日,首届西非论坛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办,高翔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王宙/摄
开幕式前,中国非洲研究院与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签署了关于共同筹建中非研究中心的联合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智库在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西非论坛旨在更好汇聚中非学术资源,为推动“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签署关于共同筹建中非研究中心的联合声明,对推进两国学术交流、智库对话、促进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临时代办李艳表示,西非地区作为非洲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期待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推动中非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为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中非现代化宏伟目标、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塞内加尔总理办公室主任盖耶代表塞内加尔总理松科对首届西非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西非国家与中国合作正迎来重要机遇。塞内加尔政府正致力于推进系统变革,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学习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经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塞方愿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联合研究,为西非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法勒表示,签署关于共同筹建中非研究中心的联合声明标志着非中智库合作进入新阶段。中国始终尊重非洲各国主权,支持非洲国家发展需求及文化进步,非中携手不仅可以促进各自发展,更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延续非中在文化与历史维度的深厚渊源。面向未来,我们期待同中方加强技术交流、人文互动等全方位合作,通过巩固南南合作机制,深化互信基础,推动非中关系持续迈向新高度。
本届西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和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大会设“中国与西非携手推进现代化”“三大全球倡议与西非发展”两个分论坛。(来源:新华网)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前往喀麦隆经济首都杜阿拉与该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进行了一场关于非洲独立和发展的对话。
3月17日,在喀麦隆杜阿拉,喀麦隆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展示有关喀麦隆历史的档案文件。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恩敦贝三世出生于杜阿拉市博纳贝里区的一个王室家族。15岁时,他便前往德国深造,后曾在法国、德国和喀麦隆的大学任教。如今,78岁的他仍笔耕不辍,已经出版80多本著作。
在恩敦贝三世创建的非洲未来协会办公室里,他首先向记者展示了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他写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件,信中写道:“中国人民兄弟,你们的胜利将载入史册……”
“在那个时代,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我们非常支持中国。”他说。
3月17日,在喀麦隆杜阿拉,喀麦隆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展示有关喀麦隆历史的档案文件。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如今,中国式现代化也为非洲国家各自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恩敦贝三世补充道:“中国今日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是因为其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探寻自己的治理模式,这也是非洲国家需要借鉴的。”
“非洲必须独立和自强,”在回忆童年时,恩敦贝三世的情绪有些激动。他说,他的祖父洛克·普里索是喀麦隆最早抵抗殖民统治的传统领袖之一,曾遭到殖民者的残暴镇压,家族的历史是他创作的精神源泉之一。
3月17日,在喀麦隆杜阿拉,喀麦隆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介绍喀麦隆传统艺术品。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非洲的历史深深刻有殖民烙印。“欧洲殖民者不仅带着武器来瓜分非洲,他们还千方百计地摧毁我们的精神世界。”他说,从奴隶制到殖民主义,再到时至今日仍未结束的“新殖民主义”,这些束缚非洲发展繁荣的枷锁,不仅摧毁非洲经济,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摧毁。
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恩敦贝三世用自己的一生和手中的笔揭露殖民者的罪行,并展示非洲大陆璀璨的文化与历史。
恩敦贝三世说,非洲是人类的摇篮,“但在学校,我们所学到的内容多是‘非洲落后’,甚至有‘劣等’之类的说法,令人感到疑惑”。
3月17日,在喀麦隆杜阿拉,喀麦隆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介绍他的作品。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他说,正是这份疑惑催生了他对非洲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数十年间,他出版的著作涵盖非洲的遗产、独立斗争、发展、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他还在1986年创建了非洲未来协会,致力于非洲文艺复兴、本土发展、国际合作与持久和平。
恩敦贝三世还努力推动文物返还。他告诉记者,欧洲民族学博物馆的文物,很多是从非洲掠夺而来的,“德国就有4万件文物来自喀麦隆”。“这些文物都是我们祖先在艺术与精神领域创造的成果,必须回到故土。”
在谈到非洲未来发展时,恩敦贝三世强调,拥有近15亿人口的非洲大陆必须走向团结、自主和集体繁荣。西方式的发展路径并未给非洲国家带来繁荣,而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值得特别关注与借鉴。(来源:新华网)
4月24日,驻贝宁大使张伟邀请贝国民议会议长弗拉沃努共同考察中石油尼贝管道项目赛美末站。贝执政党“复兴进步联盟”议会党团主席阿凯,议会教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事务委员会主席托帕努等13名议员,议长办公厅主任阿胡昂苏,议会秘书长奥古托卢,贝外交部亚大司长阿拉格贝,中石油尼贝管道项目总经理金劲松参加。
张大使在致辞中全面阐明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立场,表示尼贝管道利长远、惠民生,是中贝传统友谊的缩影、互利共赢的典范。中方愿以落实“十大伙伴行动”为契机,同贝方夯实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携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中贝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弗拉沃努议长积极回应张大使讲话,高度赞赏中方始终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正能量,积极评价项目实施质量,充分肯定中石油在贝践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民生所做重要贡献,强调尼贝管道有力助推贝工业现代化发展,彰显了贝中战略伙伴关系的旺盛活力。贝方期待同中方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考察期间,贝议员代表团深入参观了解赛美末站生产区各类设施,听取企业项目技术和开展本地化运营有关汇报。
张大使并就中贝关系、美国滥施关税等问题接受贝主流媒体采访。(来源:驻贝宁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