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陈海就中埃关系和两国务实合作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专访全文如下: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今年是中国同埃塞俄比亚建交55周年,中埃塞双方正在举办多场相关活动。日前,您出席了“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对话会埃塞俄比亚专场活动。埃塞各界人士更关注中国在哪些领域的发展?这给双方务实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
陈海:中国“两会”刚刚闭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了“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对话会。受邀的埃塞朋友来自各界,既有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媒体记者,还有许多高校学生,气氛十分热烈。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埃塞各界对中国的发展十分关注,对中国同埃塞的合作特别期待。埃塞各界普遍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乱交织和不确定性表达了担忧,同时对中国政策展现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中国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场活动还专门就科技赋能和文化互鉴两个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通过这些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埃塞各界对中国发展成就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赛道”领域发展成就十分关注,十分希望对接合作。同时我们也发现,埃塞各界非常欢迎以文化交流为契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五大经济体之一,非洲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非盟总部所在地,在非洲很有影响力。今年是中埃塞建交55周年,也是深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重要一年。中埃塞双方共同走好现代化之路是埃塞各界的普遍心声,特别是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埃塞合作空间很大。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去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包括埃塞在内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过去几个月,是否有更多埃塞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埃塞双方如何用好用足这一优惠举措?
陈海: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使非洲国家有更多机会将更多种类产品出口到中国,推动非洲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带动非洲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增长和减贫进程。
中国是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这一举措为全球多边贸易注入正能量,也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
众所周知,埃塞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产量位居非洲前列,也是世界十大牛羊存栏国之一,包括加工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推进。埃塞同中国经济互补性强。
这一优惠政策实施几个月以来,埃塞优质产品进入中国的速度正在加快。下一步,我们将同埃塞共同努力,鼓励双方企业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和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等政策和渠道,让更多更好的埃塞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让更多中国民众分享埃塞发展成果。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说到埃塞优质商品,埃塞咖啡近些年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您在埃塞主流媒体也曾经专门就中埃塞咖啡合作发表过署名文章。埃塞俄比亚的“好咖啡”如何更好把握住中国的“大市场”?
陈海:埃塞俄比亚是世界咖啡的起源地,咖啡产业和出口对埃塞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连接着千家万户。目前,埃塞有500万小规模咖啡种植户,全国有超过2500万人从事咖啡生产、加工和销售。埃塞是世界最重要的咖啡产区和出口国之一,每年产量达到60万吨,其中近一半用于出口。
近年来,埃塞咖啡在中国市场日益受到欢迎。我到任埃塞半年多,就专门走访了耶加雪菲、锡达玛等知名的非洲咖啡产地,这些产区的咖啡品质和口感确实很好,我任内的心愿之一就是要当好埃塞咖啡的推介大使。
陈海: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拓展产业和贸易渠道,鼓励更多中国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到埃塞咖啡种植、烘焙、加工、出口和品牌化过程中,同埃塞咖啡产区企业共同成长。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给东非沿岸地区包括埃塞带来茶叶,今天包括埃塞在内的非洲东部地区的咖啡正在日益走进中国。我们将为咖啡与茶叶的“双向奔赴”继续做出努力。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您最近同埃塞俄比亚人工智能局局长就双方人工智能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当前中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埃塞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潜力有多大?
陈海:现在包括埃塞在内的非洲各国普遍重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埃塞政府已经把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国家战略,为此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局。
中埃塞双方在新兴产业领域正开展多方面合作。比如,中国企业和埃塞最大的电信公司——埃塞电信正在共同开发Telebirr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已经在埃塞日常消费中广泛使用。中国企业的品牌去年进入埃塞,正在成为埃塞重要的电商平台。
人工智能方面,中国企业正在帮助埃塞开展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在埃塞农业远程监测和首都智慧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两国机构和企业也在开展合作。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埃塞广受欢迎。
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其中专门谈到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相信中国和埃塞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是大有可为的。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今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欢乐春节”活动中,总台春晚第一次走进埃塞,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我们应如何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
陈海:我们在同埃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既要有基础设施“硬联通”,也要有规则标准“软联通”,更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心联通”。
中国驻埃塞使馆为此做了多方面尝试和推动。孔子学院和鲁班工坊在亚的斯亚贝巴落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埃塞人学习中文和中国技术。去年,在我们大使馆的协调推动下,首届“中国—埃塞影视节”在亚的斯亚贝巴举办,展播了两国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今年初蛇年春节之际,我们大使馆会同埃塞中国商会以及众多中国机构和企业首次举办开门过大年活动,通过欢乐春节文化展播和中国在埃塞投资生产的产品义卖活动,吸引了大量埃塞甚至其他国家的朋友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是中国同埃塞文化交流取得进展的点点滴滴。今年中国的“春晚”历史上首次在埃塞最大的电视台落地播放,今后我们还要争取年年播、年年落地埃塞。
从更广义的角度看,我们在人文领域还在做着更多的尝试和努力。比如,中国援助埃塞医疗队在埃塞持续开展多年医疗服务、传播医疗技术。下一步,中国驻埃塞使馆还将同在埃塞的中国各界一道,同埃塞方面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加快推进埃塞中国文化中心建设。
再过几天,我将带领援埃塞医疗队和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的团队再次走访埃塞的地方州市,开展中国文化科技下乡和卫生医疗下乡活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交流和努力,可以让更多埃塞民众感受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来源:驻埃塞俄比亚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