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学者撰文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著作《摆脱贫困》(斯语版)

近日,坦桑尼亚最高学府、达累斯萨达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西教授在坦主流媒体《公民报》《自由报》发表评论文章《习近平主席<摆脱贫困>著作:对非洲的借鉴》。文章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关于脱贫问题的理念主张,阐述该书对非洲开展脱贫工作的重要启示,表示非洲应积极借鉴中国经验,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脱贫致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f85ea4b7cdb342d

7db708f8ee79be3

《摆脱贫困》著作系统阐述了贫困地区(宁德)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经济发展与治理创新、强化领导力建设,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路径。我认为其中诸多经验对于处于消除贫困阶段的非洲大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是破除贫困意识的桎梏。书中提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阐明贫困并非宿命,我们完全能够摆脱和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思想对非洲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二是善用资源摆脱贫困。贫困地区最丰富的资源往往是农林牧渔产品,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是国家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当前,非洲64%以上家庭以农业为生,习近平主席提出“经济大合唱”,强调立足农业推进工业化,在制定工业化政策时,应着重“围绕农业发展工业,以发展工业来支援农业”,实现工农互哺。

三是加强群众动员与领导水平。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者应可信、自律、勤政、廉政、谦逊,这是推动发展的有效领导力,也是赢得人民信任与支持的必要条件。同时,领导者要树立典范,无私奉献,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倡导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实现脱贫需要大局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知行合一的领导力。

在短短的40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在书中所倡导的思想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这为非洲寻求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借鉴。当前,非洲国家应通过中非合作平台,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脱贫步伐。(来源:驻坦桑尼亚使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 » 坦桑尼亚学者撰文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著作《摆脱贫困》(斯语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