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与津巴布韦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2024年9月3日下午,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与津巴布韦财政、经济发展和投资促进部部长穆苏利·恩库贝分别代表中津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津巴布韦“2030年...
2024年9月3日下午,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与津巴布韦财政、经济发展和投资促进部部长穆苏利·恩库贝分别代表中津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津巴布韦“2030年...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于2024年9月4日至6日在中国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峰会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总理帕特里斯·特罗瓦达于2024年9月4日至7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2024年9月3日至5日,卢旺达共和国总统保罗·卡加梅赴华出席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其间,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摘要) 1.序言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非洲联盟委员会主...
7月21日,驻马拉维使馆同马议会共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台湾光复80周年”图片展。陆旭大使、马议长哈拉出席并致辞。马议员、政府及政党官员、高校学生代表等约100人参加活动。
陆大使在致辞中讲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详细阐释了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和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依据,重申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并对马各界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表示赞赏。哈拉议长表示,此次活动是马中友好的生动体现,马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一道巩固两国友好,推动马中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活动后,陆旭大使接受马主流媒体采访。
在使馆解说员的引导讲解下,现场来宾纷纷驻足观看图片展并进行交流。马主流媒体对活动广泛报道。(来源:驻马拉维使馆)
7月18日,纳米比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发表关于坚决反对赖清德过境美国,维护两岸和平稳定的声明,全文如下:
(来源:驻纳米比亚使馆)
(来源:驻马达加斯加使馆)
7月22日,驻毛里求斯大使黄世芳会见印度洋委员会秘书长拉扎芬德拉瓦希。
黄大使表示,作为印委会首个观察员国,中国一贯重视同印委会及其成员国的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中方期待发挥“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积极作用,加强同印委会政策对接,更好造福地区人民。
拉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印委会特别是秘书处工作的支持,期待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助力地区合作提质升级。(来源:驻毛里求斯使馆)
2025年7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京分别会见马达加斯加参议长拉瓦卢马纳纳。
赵乐际在会见时表示,中马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拉乔利纳总统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中方愿同马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为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希望两国立法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助力中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拉瓦卢马纳纳表示,马中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关系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之上。两国元首保持密切交往,为马中关系发展指明方向。马参议院愿同中方一道,加强立法机构交往,为促进经贸、投资、地方等领域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王沪宁在会见时表示,中国同马达加斯加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真朋友。习近平主席同拉乔利纳总统共同决定建立中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马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马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以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中国全国政协愿与马参议院加强友好往来,助力中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拉瓦卢马纳纳高度赞赏中方始终秉持互利共赢原则对马平等相待,表示马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钦佩中国发展成就,愿学习中国经验,推动马中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马参议院愿同中国全国政协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动马中关系深入发展。
穆虹、王东峰等参加有关会见。(来源:外交部)
近日,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协会于金沙萨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刚果(金)中资企业社区发展与责任白皮书》发布会。全国政协代表团、刚果(金)参议院第二副议长巴哈蒂、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刚果(金)政府各部门代表及中资企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发布会伊始,琏德咨询负责人张娟女士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系统呈现了15家中资矿业企业在社区发展领域的资源投入与实践成果,向与会嘉宾全面解读了白皮书的核心内容。
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协会会长陈志敏在致辞中强调,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是中资矿业企业过去二十余年扎根刚果(金)、与当地共发展的成果总结,更是企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新征程的郑重承诺。
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在发布会最后宣布“《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社区发展与责任白皮书》正式发布”!
(来源:驻刚果(金)使馆)
7月21日,喀麦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就赖清德拟“过境”窜美发表严正声明,全文如下:
(来源:驻喀麦隆使馆)
7月20日,几内亚比绍主流媒体《民主报》副社长阿萨纳在《民主报》发表题为《教育与经济发展对新疆反恐事业的影响:值得非洲学习借鉴》的署名文章。文章高度评价新疆反恐事业成就,表示中国通过大规模教育投入、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等政策,从根本上有效遏制了极端主义滋生土壤,使新疆重获稳定与安宁,为非洲萨赫勒等长期受极端主义困扰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章指出,数十年前,新疆民族和社会局势曾高度紧张,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给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蒙上厚厚阴霾。部分西方媒体常为这些极端行径推波助澜,并借机在新疆散播仇恨与极端思想,企图将当地民族与宗教问题工具化,破坏新疆乃至全中国的稳定。
文章表示,面对上述威胁,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迅速稳定局势,并通过大规模教育投入、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等政策,从根本上有效遏制了极端主义滋生土壤,使新疆重获稳定与安宁。今日的新疆已成为繁荣的旅游胜地,当地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依法享有宗教自由和文化权利。
文章强调,中国以教育手段遏制暴力极端主义具有开创性意义。这向世界证明:反恐不能仅靠军事手段,更需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和教育普及来铲除根源,尤其要对易受极端思想蛊惑的青年群体精准施策。如今,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新疆已成为全球反恐典范,“安全+发展+教育+多元共存”的综合治理方案,为非洲萨赫勒等长期受极端主义困扰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非洲乃至全球根据自身社会经济条件借鉴吸收。(来源:驻几内亚比绍使馆)
近日,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协会于金沙萨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刚果(金)中资企业社区发展与责任白皮书》发布会。全国政协代表团、刚果(金)参议院第二副议长巴哈蒂、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刚果(金)政府各部门代表及中资企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发布会伊始,琏德咨询负责人张娟女士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系统呈现了15家中资矿业企业在社区发展领域的资源投入与实践成果,向与会嘉宾全面解读了白皮书的核心内容。
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协会会长陈志敏在致辞中强调,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是中资矿业企业过去二十余年扎根刚果(金)、与当地共发展的成果总结,更是企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新征程的郑重承诺。
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在发布会最后宣布“《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社区发展与责任白皮书》正式发布”!
(来源:驻刚果(金)使馆)
7月22日,驻利比里亚大使尹承武会见利外长尼安蒂,双方就中利关系交换意见。
尹表示,中方愿同利方一道,稳步推进落实两国元首会晤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推动中利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尼积极评价两国关系发展,表示利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加强合作,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来源:驻利比里亚使馆)
7月22日,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会见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坦桑尼亚著名妇女活动家蒙盖拉夫人,使馆政新处主任纪志远在座。
陈大使高度赞赏蒙对世界妇女事业的重要贡献,表示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一座里程碑。值此北京世妇会3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将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球妇女峰会,期待各方重聚北京,重拾北京世妇会精神,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
蒙深情回忆与各方共同推动世界妇女事业的经历,表示其本人珍惜被誉为“北京妈妈”的称呼,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愿同中方在技术赋能、知识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坦中妇女事业取得进步,助力巩固两国友谊。(来源:驻坦桑尼亚使馆)
这是7月7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莫霍特隆地区拍摄的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进水口硬岩掘进机施工支洞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7月,非洲南部“高山之国”莱索托正值冬季。天色渐暗,细雪、冰雹落在位于莱索托东北部的莫霍特隆山区盘山公路上。中国工程师张智峰在公路上指挥着一支运输车队,小心地通过弯道。车队运送的是一台由中国制造的盾构机,总长325米,整机重量1200吨。设备从南非德班港登陆非洲,再通过陆路运抵莱索托项目现场。
张智峰是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波利哈利进口区域硬岩掘进机(TBM)工区主任。这是他第二次带队运输盾构机穿越莱索托的山区。路程不算长,但这种定制设备运输难度远超普通设备,车队行进速度不快,经常“走到哪里,住到哪里”。
途中,张智峰告诉跟随车队的新华社记者,在这种复杂路段运输设备,“主驱动、刀盘等关键部件,都需要平衡配重,提前探查好路线坡度”。
这是7月8日在位于莱索托北部莱里贝地区拍摄的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出水口硬岩掘进机施工支洞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是莱索托高地供水项目二期工程,完工后将把莱索托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定向引入南非豪登省及周边地区。作为南部非洲内陆国家,莱索托四面被南非“环抱”,东部四分之三的国土是山地,最高海拔3482米。高地供水项目是莱索托和南非最大双边基础设施项目。
输水隧洞建设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和南非本土企业UNIK组成联营体共同实施。联营体名叫“Kopano Ke Matla(KKM)”,在莱索托塞苏陀语中意为“团结就是力量”。
据工程人员介绍,隧洞全长38公里。考虑到极硬岩、距离长等特点,项目设计采用两台TBM从波利哈利进口区域和凯瑟出口区域相向掘进。张智峰带队运送的第二台TBM进场后,项目将正式开始双线掘进。
在隧洞另一头,首台TBM已运行半年多。凯瑟出口工区TBM工区主任王宗涛穿梭在驻地与巡检通道之间,带领掘进、维保、运输、皮带巡检四队人员三班倒赶工。掘进过程中,每前进一点,都面临新的挑战。“前面岩石不断往下掉。”接到工友报告,十余年从业经验让王宗涛快速给出解决方案——“先危石排险,初喷混凝土闭合岩石,走前多观察。”
施工隧洞中阴暗,不时有涌水,围岩也不稳。掘进过程中,碎石打在钢板上咔咔作响。记者在闷热的监控室内站了5分钟,后背就湿透了。面对这种工作环境,王宗涛回答,“习惯了”。
走出隧洞,天气突变。“要下雪了。我太太是南方人,她和孩子都喜欢雪。”王宗涛说,“这是咱中国的承建项目,咱们自己建造的TBM,工程一定要干好。”
7月7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莫霍特隆地区的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中国、莱索托两国的建设者合影。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在工地上采访四天,记者近距离观察盾构机运输,体验工地生活。在工地上,最轻松快乐的时候莫过于开饭。食堂里,米饭、面条、水饺与当地的木薯、土豆泥等主食一应俱全,在高原清冷的空气中冒着热乎气。中国、莱索托、南非等国的工友们一起有说有笑,共同享受这忙里偷闲。
当地工程师蒙措·莱比察的出生地就在工地附近。莱比察说,项目开始后,中国企业不仅帮当地村庄新修了道路,中国同事还会买衣服和鞋,送给村里的学生,为当地修缮了足球场、诊所等。
项目总工程师靳俊杰说,输水隧洞建设项目普通员工本地化比例不低于99%,为当地创造1800多个就业岗位。项目制定了完备的技能培训计划,预计在三年内投入4400多万莱索托洛蒂(约合247万美元)培养技能人才,目前已有500余人次接受培训后返岗。
“在莱索托,大型基建工程不多见,不论从经验、技术还是管理模式来说,中国工程人员都要与当地员工边沟通边帮带,才能把项目干好。”面对寒冷天气带来的主材运输困难、语言不通和工期压力,靳俊杰说,“每个工程都有苦和累,也都有顺和乐”。
7月6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的莫霍特隆地区,施工人员在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进水口管道内巡查。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2019年,莱索托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近年来,莫塞公路等项目对促进莱索托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目前,中国正是盛夏,而远在南部非洲的中国工程人员正在风雪中作业,用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改变着南部非洲的基础设施状况,为改变莱索托这个“高山之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改善贡献着力量。
7月8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的塔巴-采卡地区,运送硬岩掘进机部件的卡车车队在山路上行进。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7月8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的塔巴-采卡地区,运送硬岩掘进机部件的卡车车队在山路上行进。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7月6日,在位于莱索托北部的莱里贝地区皮岑附近的山区公路旁,当地儿童席地而坐围观运送硬岩掘进机部件的卡车车队。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7月7日,在位于莱索托东部的莫霍特隆地区,施工人员在波利哈利输水隧洞建设项目培训中心参加技能培训。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来源:新华网)